必赢766net手机版

必赢官网 必赢官网
  • 我校首页
  • English
  • 必赢766net手机版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专业介绍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学院标识
  • 党建工作
    教工党建
    学生党建
    党员之家
    主题教育
  • 师资队伍
    特聘教授
    人才梯队
    专任教师
  • 学术科研
    重点学科
    项目申报
    科研成果
    科研仪器
    学术活动
  • 本科生教育
    课程建设
    通知公告
    专业介绍
    规章制度
    教学研究
    课程思政
    成果展示
  • 研究生教育
    招生就业
    培养工作
    学位工作
    导师简介
    导学思政
  • 教师教育
    微格实训
    教师技能考核
    教育实习
    教育研习
    基地建设
  • 国际合作
  • 社会服务
    自学考试
    教师培训
    合作办学
  • 学工在线
    学风建设
    科研与竞赛
    校园文化
    就业工作
    学生组织
    班级风采
    学生资助
    学子风采
    学生团建
  • 校友工作
我校首页
学术科研
    必赢766net手机版  学术科研
研 · 洞见 | 必赢766net手机版刘爱生教授在《教育发展研究》发表学术成果
发布时间: 2024-06-23 浏览次数:10

近日,浙我校必赢766net手机版刘爱生教授在CSSCI期刊《教育发展研究》上发表题为《大学作为基础设施:隐喻生成与价值意蕴》的学术论文。

文章指出,20世纪末,一个新的大学隐喻“(关键)基础设施”逐渐在国外学术界兴起,并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公众的认可。相比之下,国内鲜有人把“大学”与“基础设施”联系起来。谈到基础设施,国人往往想到的是公路、铁路、港口、水利水电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共设施。

但是,“大学作为基础设施”这一隐喻并非是凭空产生,而是基于认知主体丰富的研究经验、深刻的洞察以及大学功能和价值的具体社会情境的主观认知重构。知识经济时代下,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凸显,以及美国大学的公共性和育人功能由于高等教育经费的长期短缺而受到严重削弱。在这样的社会情境下,国外学者们在洞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丰富并进一步深化了该隐喻。

隐喻具有很强的框架建构效应,既会影响我们对现实问题和情境的理解,也会引导我们生成具有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大学作为基础设施”这一隐喻能为变革大学本体实践理论提供理论先导。它不仅能够深化我们对大学立德树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促进共同富裕、高等教育公共性以及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与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创造性地选择符合该隐喻所蕴涵的问题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

刘爱生,必赢766net手机版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高层次拔尖人才。主要研究领域:高等教育治理。

必赢官网
  •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 邮箱:jky@zjnu.cn
  • 浙ICP备05001954号-1
© 2023 版权所有 :必赢766net手机版(中国)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