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766net手机版

必赢官网 必赢官网
  • 我校首页
  • English
  • 必赢766net手机版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专业介绍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学院标识
  • 党建工作
    教工党建
    学生党建
    党员之家
    主题教育
  • 师资队伍
    特聘教授
    人才梯队
    专任教师
  • 学术科研
    重点学科
    项目申报
    科研成果
    科研仪器
    学术活动
  • 本科生教育
    课程建设
    通知公告
    专业介绍
    规章制度
    教学研究
    课程思政
    成果展示
  • 研究生教育
    招生就业
    培养工作
    学位工作
    导师简介
    导学思政
  • 教师教育
    微格实训
    教师技能考核
    教育实习
    教育研习
    基地建设
  • 国际合作
  • 社会服务
    自学考试
    教师培训
    合作办学
  • 学工在线
    学风建设
    科研与竞赛
    校园文化
    就业工作
    学生组织
    班级风采
    学生资助
    学子风采
    学生团建
  • 校友工作
我校首页
学术活动
    必赢766net手机版  学术科研  学术活动
教 · 有闻 |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我们在行动
发布时间: 2023-04-25 浏览次数:27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科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双减”背景下,给科学教育做加法,应该加什么?怎么加?浙江师范大学必赢766net手机版院长、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黄晓教授等用实际行动提出了几个方面“加法”。


科学直播间: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4月19日,黄晓教授应邀请主持科学教育直播间“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由重庆师范大学初等必赢766net手机版教授、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科学教师教育专委会理事长林长春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必赢766net手机版博士生导师邢红军教授、金华市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谢昱圣特级教师共同参与。活动围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是什么?”“如何理解创新思维的内涵?”“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举措有哪些?”“科学课堂是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主阵地,如何进一步发挥校外科学教育实践的作用?”等问题开展讨论。针对邢红军教授提出的“原始问题的应用”,黄晓教授进一步就原始问题的特点、原始问题(真实情境问题)区别于“应试”的题海战术关键在哪等引导更多的讨论。针对林长春教授提出的“科学探究”是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主要途径,引导应如何进一步提出可探究的问题、科学探究与实验的关系等深入探讨。谢昱圣校长强调改变作业的形式,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提升。
活动结束前,四位专家就科学教育的加法进一步凝练观点。邢红军教授认为,科学方法筑新路,知识的获得与应用离不开科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科学方法。林长春教授强**师要高度认识到创新思维对青少年成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意义,作为科学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探索、创新,为国家培养大批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做出应有的贡献。谢昱圣校长提出,要热爱科学教育,与孩子一起享受创新的快乐。黄晓教授指出,在实施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要向历史前沿开放、社会生活开放,在开放过程中,我们就能做好科学教育的减法与加法。

据悉,“科学教育直播间”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等主办的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策划推出的科学教育直播栏目,旨在通过就针对某一特定主题的在线交流讨论,促进科技教育工作者对科学教育深层次理解,助力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数字时代的科普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探索非正式科技学习在科学教育加法中的作用。以浙江省第3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契机,浙我校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必赢766net手机版院长黄晓教授应邀在由浙江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团省委等共同主办的科技创新大赛同期活动中,为全省相关科技教育工作者开展了题为“为科学教育做加法——数字时代的科普”的报告。

黄晓教授基于时代背景,围绕数字化时代科普的国际经验、从低成本科学实验教学看科普、关于新时代科普的本土化探索等方面展开了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探讨。结合美、英、法三国的数字化战略及科普途径,提出数字化时代科普可以通过科普软件、多媒体技术下的科技馆、科普网站、数字科普期刊等多种形式,着力构建多元协同发展的科学教育生态体系。结合校内科学教育的低成本实验教学,提出了新时代科普本土化的实施路径。一是要加强数字技术与科普工作的深度融合。黄晓教授提到要积极推进科普数字化程度,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技术、人机互动、实景模拟等新兴技术促进科普数字化转型。二是要通过技术时代的科学史、AI技术与传统玩具结合等多种形式,将科学教育与科普有机结合;依托数字技术,构建全民参与科普体系,鼓励更多的科学家走进科普教育;促进博物馆、图书馆等社会公益场所的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其科学传播作用,面向社会、服务大众。三是要用新技术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感受,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促进文化信息、科学知识的展示和传播。报告激起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活动,探索科技现象背后原因等热情,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行动中。


抓好科学教育的主阵地,探索数字化时代的科普,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而努力,浙江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一直努力在路上!


必赢官网
  •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 邮箱:jky@zjnu.cn
  • 浙ICP备05001954号-1
© 2023 版权所有 :必赢766net手机版(中国)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