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766net手机版

必赢官网 必赢官网
  • 我校首页
  • English
  • 必赢766net手机版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专业介绍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学院标识
  • 党建工作
    教工党建
    学生党建
    党员之家
    主题教育
  • 师资队伍
    特聘教授
    人才梯队
    专任教师
  • 学术科研
    重点学科
    项目申报
    科研成果
    科研仪器
    学术活动
  • 本科生教育
    课程建设
    通知公告
    专业介绍
    规章制度
    教学研究
    课程思政
    成果展示
  • 研究生教育
    招生就业
    培养工作
    学位工作
    导师简介
    导学思政
  • 教师教育
    微格实训
    教师技能考核
    教育实习
    教育研习
    基地建设
  • 国际合作
  • 社会服务
    自学考试
    教师培训
    合作办学
  • 学工在线
    学风建设
    科研与竞赛
    校园文化
    就业工作
    学生组织
    班级风采
    学生资助
    学子风采
    学生团建
  • 校友工作
我校首页
学术科研
    必赢766net手机版  学术科研
研 · 洞见 | 浙我校必赢766net手机版田小红、季益龙、周跃良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发表学术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 2023-04-01 浏览次数:433

  近日,必赢766net手机版田小红、季益龙、周跃良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年第3期刊发题为“教师能力结构再造: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的研究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本期系教育数字化转型专刊,刊出了国内教育数字化转型资深专家学者探讨我国教育数字变革路径的系列论文。

  为了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整合多种技术形成技术生态,并培养教师具备适应数字化转型的能力结构来支持这一进程。当前,教师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师德践行遮蔽德育能力、忽视学生生存方式的变化、课程与教学能力发展不平衡、信息技术应用理念滞后以及自我发展模式封闭落后等。要确保数字化转型成功,需要教师的能力与技术的意向性一致、教师与技术协同共生、教师适应技术渗透的三元空间生存并具备立德树人的能力、教师的发展能够顺应甚至引领教育知识技术的快速演化。只有当整个教育数字化生态系统具备可持续性,才能够凝练发展方向,呈现平衡稳定的增长模式。为帮助教师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从系统转型的角度全面关照未来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课程教学能力、人机协同能力、有效德育能力和自我成长能力。课程教学能力是以“学”为中心的前提和保障,人机协同能力是智能化环境下教师ICT能力的转型方向,有效德育能力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教师的首要角色定位,自我成长能力则是数字化生存的目的与手段。总之,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对教师及其在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教育需要率先转型,培养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从而支撑教育数字化转型。

作者简介

  田小红,教育学博士,必赢766net手机版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比较教育基本理论与方法、教育援助研究等。

 周跃良,通信作者,必赢766net手机版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智慧教育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季益龙,必赢766net手机版2021级教师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教育数字化。



必赢官网
  •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 邮箱:jky@zjnu.cn
  • 浙ICP备05001954号-1
© 2023 版权所有 :必赢766net手机版(中国)唯一官方网站